神经性耳鸣需根据病因针对性用药,常用药物包括改善微循环类、营养神经类及糖皮质激素等。
1、改善微循环类药物:
功能主治:治疗神经性,血管性,心理性或混合性勃起障碍。辅助其它方法诊断勃起障碍。
用法用量:0.2-140 μg,1次/日或3次/周,海绵体内直接注射,注射部位通常在阴茎背侧面的近根部1/3处,剂量应按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在研究中,约99%的病人使用剂量小于或等于60 μg。建议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使阴茎勃起能完成性交,但勃起时间不超过60分钟,如果病人对所给剂量无反应,在1 hr内可给予下一个较高剂量,如仍无反应,那么至少间隔1天,才能给予下一个剂量。
此类药物通过扩张内耳血管缓解耳鸣症状。常用药物有银杏叶提取物、尼莫地平、前列地尔等。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加耳蜗血流量,减轻缺血缺氧状态;尼莫地平作为钙离子拮抗剂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前列地尔则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发生。
2、营养神经类药物:
甲钴胺、维生素B1、胞磷胆碱等药物可促进神经修复。甲钴胺作为内源性辅酶B12,能加速核酸蛋白质合成;维生素B1参与神经细胞能量代谢;胞磷胆碱则通过增强脑干网状结构功能改善听觉传导。长期服用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避免过量蓄积。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可短期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内耳水肿发挥作用,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观察血糖血压变化,警惕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及高强度噪音刺激。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以减少内淋巴液压力,适当补充富含锌、镁的海产品及坚果。可尝试掩蔽疗法配合舒缓音乐缓解耳鸣困扰,焦虑情绪明显者可进行正念减压训练。若持续加重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需及时完善听力学检查排除听神经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