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长泡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局部用药、调整饮食、避免刺激、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喉咙长泡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胃酸反流、过度用嗓等原因引起。
每日使用温盐水或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漱口3-4次,减少口腔细菌滋生。刷牙时选用软毛牙刷,避免摩擦水泡。餐后及时清理食物残渣,防止继发感染。
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喷剂、地塞米松贴膜或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疼痛。病毒感染时可涂抹阿昔洛韦乳膏,细菌感染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避免自行挑破水泡。
选择常温流质食物如南瓜粥、藕粉,避免辛辣、酸性和坚硬食物。每日饮用1.5-2升温水,可添加蜂蜜或梨汁润喉。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蒸蛋、豆腐等柔软食材。
戒烟酒及含咖啡因饮品,室内保持50%-60%湿度。说话音量控制在40分贝以下,每日用嗓不超过4小时。雾霾天外出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胃酸反流患者需服用奥美拉唑,过敏体质者口服氯雷他定。伴随发热、化脓时可能需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治疗。持续2周不愈需喉镜检查排除肿瘤。
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运动如八段锦增强免疫力,饮食增加猕猴桃、圣女果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睡眠时垫高床头15厘米可减少夜间反流,长期声音嘶哑者需进行嗓音训练。出现吞咽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