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囊肿

2025-04-04

138次浏览

口腔颌面部囊肿是发生在口腔或颌骨内的病理性囊腔,可能由牙源性感染、发育异常、外伤、慢性炎症、肿瘤性病变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抗感染治疗、引流减压、定期复查、病理检查等方式干预。

1、牙源性因素:

牙根尖周炎或阻生智齿可能引发根尖囊肿或含牙囊肿,表现为局部肿胀和牙齿松动。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急性期需根管治疗联合囊肿刮治术。

2、发育异常:

胚胎期上皮剩余可能形成甲状舌管囊肿或鳃裂囊肿,常见于颈部或下颌角。手术完整摘除是主要方式,术前需通过CT明确囊腔范围。

3、创伤刺激:

颌骨骨折或拔牙创伤可能导致血肿机化形成创伤性骨囊肿,X线显示单房透亮影。多数病例需观察随访,较大囊肿需行开窗减压术。

4、慢性炎症:

长期颌骨骨髓炎可继发感染性囊肿,伴随瘘管溢脓和病理性骨折风险。治疗需联合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甲硝唑,并行病灶清除术。

5、肿瘤性病变:

成釉细胞瘤或角化囊肿具有局部侵袭性,CT可见多房性阴影伴骨质破坏。需广泛切除并采用颌骨重建,术后需长期随访排除复发。

日常建议避免过硬食物刺激患处,术后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鱼汤,恢复期进行张口训练预防关节强直。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囊肿样病变,颌面部持续肿胀或麻木需及时就诊排除恶性可能。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