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儿童牙外伤后的注意事项

2025-05-23

136次浏览

儿童牙外伤后需及时就医并注意保护患牙,处理措施主要包括止血处理、牙齿固定、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和心理安抚。

1、止血处理:

牙齿外伤常伴随牙龈或口腔黏膜出血,可用干净纱布轻压伤口5-10分钟止血。乳牙脱落无需再植,恒牙完全脱位需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回牙槽窝或浸泡在牛奶中携带就医。避免用纸巾包裹牙齿或擦拭牙根表面,以免损伤牙周膜影响再植成功率。

2、牙齿固定:

牙齿松动或移位需在24小时内进行弹性固定,常用钛夹板或纤维带固定2-4周。固定期间避免啃咬硬物,进食流质或软食。乳牙外伤若影响恒牙胚发育可能需要提前拔除,需通过X线片评估损伤程度。

3、预防感染:

外伤后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必要时口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开放性牙髓暴露需在48小时内进行活髓切断术或根管治疗。定期使用碘甘油涂抹牙龈破损处,保持口腔卫生可降低感染风险。

4、定期复查:

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复查牙髓活力,通过冷热测试和电活力检测判断牙髓状态。外伤后可能发生牙髓坏死、牙根吸收等迟发并发症,需每半年拍摄X线片监测5年以上。恒牙发育异常可能在外伤数年后出现,需长期随访。

5、心理安抚:

儿童牙外伤后易产生恐惧心理,家长应避免责备,用游戏等方式分散治疗注意力。对于牙冠缺损影响美观的学龄期儿童,可临时使用树脂贴面修复。建议通过绘本讲解牙齿知识,消除对后续治疗的抗拒情绪。

饮食上优先选择温凉的牛奶、鸡蛋羹等软食,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恢复期每日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配合冲牙器维护口腔卫生。建议佩戴运动护齿套参与体育活动,预防再次外伤。观察是否有牙龈肿胀、牙齿变色等异常,夜间磨牙患儿需使用咬合垫。建立科学的口腔保健习惯,定期涂氟和窝沟封闭可提高牙齿抗损伤能力。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