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瘘管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根管治疗、手术切除、全身调理等方式治疗。牙龈瘘管通常由龋齿、牙周炎、根尖周炎、牙髓坏死、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日常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瘘管开口,减少细菌滋生。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患处周围牙齿,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定期使用牙线清理邻面间隙,控制菌斑形成速度。
2、药物治疗:急性感染期可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炎症。局部涂抹碘甘油或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促进瘘管收敛。疼痛明显时短期服用布洛芬缓解症状,需注意药物过敏史。
3、根管治疗:深龋或牙髓坏死导致的瘘管需开髓引流,清除坏死牙髓组织后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完成根管预备后使用牙胶尖配合根充糊剂严密充填,消除根尖周病变刺激源。
4、手术切除:顽固性瘘管需行根尖切除术,去除3mm病变根尖并刮除肉芽组织。范围较大者实施牙龈瓣翻术,彻底清创后缝合。术后24小时冷敷减轻肿胀,避免咀嚼硬物。
5、全身调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在空腹7mmol/L以下。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改善造血功能。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需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注射丙种球蛋白增强抵抗力。
日常饮食选择清蒸鱼、鸡蛋羹等软质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天叩齿100次增强牙周血液循环,用拇指按摩颊车穴促进组织修复。吸烟患者必须戒烟,每3个月进行专业洁牙维护。瘘管持续渗脓超过2周或伴颌面部肿胀时,需立即就诊排除颌骨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