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确诊需结合医学检查,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盆腔疼痛等,但最终诊断需依赖病理活检。
1、常见症状与体征:
子宫内膜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出血或月经周期紊乱。部分患者伴随盆腔疼痛、阴道排液或体重下降。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需与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等鉴别。
2、医学检查流程:
初步筛查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若超声提示异常,需进一步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下活检获取组织样本。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有助于评估肿瘤范围及转移情况。
3、高危因素与预防:
肥胖、糖尿病、长期无排卵性月经、雌激素替代治疗未联合孕激素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史者需特别警惕。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可降低风险,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日常需关注身体变化,出现异常出血及时就医。确诊后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分期辅以放疗或化疗。术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恢复体能,定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通过专业咨询或病友互助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