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与荨麻疹同时发作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光疗等方式治疗。该情况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原刺激、免疫异常、感染因素、遗传倾向等原因引起。
1、皮肤屏障受损:皮肤干燥或过度清洁导致角质层破坏,诱发湿疹与荨麻疹。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修复屏障,避免碱性洗剂,每日温水清洗不超过两次。生理盐水湿敷可缓解急性瘙痒。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辅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2、过敏原刺激:尘螨、花粉或食物过敏可能同时触发两种疾病。需通过血清IgE检测明确过敏原,减少接触宠物毛发、海鲜等高风险物质。发作期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
3、免疫异常:Th2细胞过度活化导致组胺和IgE分泌异常。慢性患者需采用环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伴有明显水肿时联合泼尼松短期冲击治疗。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对顽固性病例有效。
4、感染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或病毒感染可能加重炎症反应。细菌感染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疱疹病毒感染则需阿昔洛韦治疗。定期消毒贴身衣物,避免搔抓引发继发感染。
5、遗传倾向:FLG基因突变导致丝聚蛋白缺乏,增加发病风险。此类患者需长期坚持润肤护理,秋冬季节加强防护。光疗采用窄谱UVB每周2-3次,可改善皮肤免疫状态。
日常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如腌制食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出汗后及时清洁。心理压力可能诱发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调节情绪。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