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评估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方式确诊。肾癌可能与吸烟、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腰部疼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筛查肾癌的首选方法,能发现肾脏占位性病变。CT平扫加增强可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周围浸润情况,MRI对评估静脉癌栓更具优势。影像学特征如“快进快出”强化模式可辅助诊断。
2、病理活检: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通过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明确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透明细胞癌占肾癌70%-80%,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为常见亚型。活检需避开大血管降低出血风险。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能显示贫血,肾功能异常提示肿瘤压迫或转移。尿液检查发现镜下血尿需警惕,但非特异性。血钙升高可能与骨转移相关,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4、症状评估:无痛性肉眼血尿是典型表现,约40%患者以此首发。持续性腰部钝痛多因肿瘤增大牵拉肾包膜所致。晚期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发热等副肿瘤综合征,需与肾炎、肾结核鉴别。
5、肿瘤标志物:CA9碳酸酐酶IX在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循环肿瘤DNA检测有助于监测复发转移,但尚未纳入常规诊断标准。基因检测对遗传性肾癌如VHL综合征有确诊价值。
确诊肾癌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结果,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避免接触镉等致癌物。术后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腹部CT,五年内监测转移灶。低脂饮食减少红肉摄入,适量有氧运动维持BMI<25,戒烟可降低复发风险。出现骨痛、咯血等症状需警惕转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