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通常持续7-10天,可通过对症治疗、隔离护理等方式缓解。该病可能由病毒直接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常表现为高热、皮疹、咳嗽等症状。
1、发热期处理:发热是麻疹早期典型症状,体温可达39-40℃。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保持室内通风,补充水分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或鲜榨果汁。
2、皮疹护理:红色斑丘疹多从耳后开始蔓延。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减少摩擦,瘙痒明显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糠秕样脱屑,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
3、并发症防控:肺炎、喉炎是常见并发症。密切监测呼吸频率与血氧饱和度,出现气促或声嘶需及时就医。维生素A补充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推荐剂量为20万国际单位/日。
4、隔离防护:发病前4天至出疹后4天均具传染性。单独居住并开窗通风,分泌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易感接触者应在72小时内接种麻疹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5、营养支持:病程中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蒸蛋羹、鱼肉粥等流食适合口腔溃疡患者,搭配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恢复期可逐步添加瘦肉泥与绿叶蔬菜。
麻疹患者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3天,皮疹消退后仍存在2-4周的免疫抑制期,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每日饮用2000ml以上水分,康复后2周内保持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接触物品需用紫外线消毒,痊愈后获得终身免疫力但需警惕罕见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