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患者可通过超声波洁治、手工刮治、喷砂抛光、定期维护、专业评估等方式进行口腔清洁。种植牙周围炎症可能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吸烟等因素引起。
1、超声波洁治:种植体表面清洁需使用专用钛合金工作尖,避免传统金属器械刮伤种植体。高频震荡能有效去除龈上菌斑和色素,对种植体无机械损伤风险。操作时需调整功率至中低档,避开种植体颈部连接处。
2、手工刮治:针对种植体周袋内结石采用塑料或碳纤维刮治器,其材质硬度低于钛种植体。动作需平行于种植体长轴,避免垂直刮擦破坏表面氧化层。特别适用于邻面及根分叉区域的精细清理。
3、喷砂抛光:使用甘氨酸或碳酸氢钠粉末的低压喷砂系统,能清除种植体螺纹内的生物膜。气压控制在40-60psi,喷嘴与种植体呈30度角,术后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禁用于存在种植体周围炎急性期患者。
4、定期维护:种植牙患者应每3-6个月接受专业检查,使用菌斑显示剂评估清洁效果。数字化探诊监测牙周袋深度变化,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观察骨吸收情况。建立个性化预防性维护计划。
5、专业评估:术前需拍摄CBCT评估骨整合情况,检查种植体动度及叩诊音。全身因素控制包括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戒烟3个月以上。急性炎症期需先进行抗生素治疗和激光消毒。
种植牙维护期间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单束刷清洁种植体颈部,含0.05%氯己定漱口水控制菌斑。避免食用过硬或粘性食物,种植区可进行改良Bass刷牙法。定期口腔检查应包含种植体周围探诊出血指数和改良菌斑指数记录,必要时进行种植体表面去污染处理。全身性疾病患者需监测骨代谢指标,绝经期女性建议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