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锁骨骨折后建议采用仰卧位或健侧卧位,避免压迫患侧。合适的睡姿主要有保持仰卧头部垫高、健侧卧时用枕头支撑患肢、避免俯卧位、使用U型枕固定颈部、夜间调整睡姿防止翻身压伤。
1、仰卧头部垫高
仰卧位时在头颈部垫软枕,使头部稍后仰,有助于减轻锁骨区域压力。可在后背垫薄枕维持生理曲度,双上肢自然放置身体两侧。此体位能避免骨折端移位,适合骨折初期疼痛明显阶段。
2、健侧卧肢体支撑
若选择健侧卧位,需在胸前放置长条枕支撑患侧上肢,使肘关节屈曲90度置于枕上。保持患肢内收位可减少锁骨断端牵拉,枕头高度应与腋窝平齐,注意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
3、禁止俯卧位
俯卧位会直接压迫骨折部位,可能导致断端错位或延迟愈合。儿童睡眠中可能无意识翻身,建议用枕头在身体两侧形成屏障,必要时使用儿童专用防翻身垫进行体位固定。
4、U型枕颈部固定
选用记忆棉U型枕环绕颈部,既能限制头部过度转动造成的锁骨肌肉牵拉,又可缓冲侧卧时的肩部压力。注意选择透气材质,避免过紧影响呼吸,尤其适用于8字绷带固定期间的睡眠。
5、夜间动态调整
睡眠中需监护人定时查看体位,发现患侧受压及时纠正。可在床垫下放置报警器感知体位变化,或使用可调节儿科骨折护理床。合并肿胀时可将患肢垫高15度促进静脉回流。
锁骨骨折儿童应保持三角巾或8字绷带固定6-8周,睡眠时避免剧烈翻身动作。日常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西蓝花,促进骨痂形成。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关节钟摆运动,防止关节僵硬。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若出现固定带松动、皮肤压疮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