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盆腔结核的诊断标准

2025-06-17

520次浏览

盆腔结核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病理学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综合评估。盆腔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常见症状有下腹隐痛、月经紊乱、不孕等,需与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

1. 临床表现

盆腔结核患者多表现为长期下腹隐痛、腰骶部酸痛,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月经异常如经量减少、闭经或不规则出血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因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妇科检查可能触及附件区增厚、压痛或包块,严重者可形成包裹性积液。

2.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见输卵管增粗、积水或卵巢囊肿,盆腔粘连征象如脏器边界模糊。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输卵管僵直、串珠样改变或完全阻塞。CT或MRI能更清晰显示盆腔淋巴结钙化、输卵管卵巢脓肿等特征性改变,对评估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

3. 实验室检测

血液检查可见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提示结核感染。子宫内膜或经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依据,但阳性率较低。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可提高病原体检出率。

4. 病理学检查

腹腔镜或剖腹探查获取的病变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干酪样坏死、郎罕斯巨细胞或结核性肉芽肿可确诊。子宫内膜活检阳性率约50%,需在月经来潮前1-2天取材。病理结果需结合临床与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 结核菌素试验

PPD皮肤试验强阳性支持结核感染诊断,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盆腔结核。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假阴性,既往卡介苗接种者可出现假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其临床意义。

盆腔结核确诊需满足病理学或病原学证据,疑似病例符合临床表现加两项辅助检查阳性可临床诊断。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治疗全程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