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我国55岁以上人口总发病率达到1%;在全部病人中,92%是40岁以上的人。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晚年都受到了帕金森病的折磨。这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难道无法医治吗?就帕金森病的治疗问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李勇杰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什么是帕金森病李勇杰说,帕金森病原名震颤麻痹,1817年英国医生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第一次描述了这种疾病,以后这种病就被正式命名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有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行动迟缓。其他表现有面部表情减少,皮肤油脂分泌增加,说话声音低,眨眼和吞咽动作减少,流口水,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患侧上肢自然摆动减少,迈步时腿突然"僵住",患侧脚步拖拉,姿势不稳,情绪低落等。但极少有病人会同时出现上述所有表现,尤其在疾病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是很典型,可表现为手臂酸胀无力,腿有时抬不起来,容易疲劳,一些精细动作做起来缓慢吃力,如自己不能刷牙,不能系纽扣、系鞋带,说话声音低且沙哑等。■早期,药物治疗效果好虽然有关帕金森病病因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但有一个事实是被医学界公认的:帕金森病病人脑中黑质区域多巴胺细胞大量凋亡。李勇杰说,针对这一点,药物治疗的目的就是补充多巴胺。在疾病的早期,药物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制剂,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一直到现在都是临床最核心的药物。但药物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止治疗,病情则会复发。■长期药物治疗,副作用逐渐显现李勇杰介绍说,药物治疗初期可出现胃肠不适,表现为恶心、呕吐,有些病人可出现幻觉,这些副作用可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得到克服。但有些副作用是难以克服的。许多长期服药的病人,会感到药物的作用时间在缩短,有些病人会产生"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指在药物即将失去作用时,病人的症状比平时更为严重。长期服药的病人对药物的敏感度下降可能是造成剂末现象的原因。"开关现象"是指当药物开始起作用时,病人活动自如,处于"开"状态;当药物失去作用时,病人的活动变得困难,处于"关"状态。处于"关"的状态时,病人相当痛苦,尤其是合并疼痛和痉挛者。"开关现象"在服用左旋多巴制剂的病人中普遍存在,多数在服药3~5年后出现。增加药物剂量和调整用药时间可在一定时间内或一定程度上改善"开关现象",但不会有根本性或长期效果。此外,"异动症"也是药物的一大副作用。有些病人在服药1~2小时后,由于大脑中药物浓度过高,引发矫枉过正反应,出现不自主运动,如肢体舞动,躯干摇摆,下颌运动,做各种手势,坐立不安等。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方法是减少药物剂量,但这样又会影响对帕金森病症状的控制。所以,在帕金森病的后期,药物治疗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外科治疗给病人带来新希望李勇杰说,研究中有科学家发现,帕金森病病人脑内由于多巴胺缺乏,导致大脑苍白球特定区域的生物电活动异常增高,而苍白球及基底节区的其他核团一直被认为与机体的运动功能有关联。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就是通过改变苍白球的异常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开展起来的这项手术被称为"微电极导向的苍白球切开术",而保证这一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确定病灶的准确位置。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就有人对苍白球手术进行了探索,但因受当时的诊断技术所限,疗效不理想。直到上世纪90年代,微电极技术的引入,才使这项手术日臻成熟。通过微电极技术,可以准确找到患者的病灶,突破了过去解剖学定位的模式,达到了功能定位,将精确度从传统手术的厘米数量级提高到了百微米数量级。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不像肿瘤,照X光片或做CT能看出来。而帕金森病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完全正常,只有通过微电极技术,即功能定位,才能找到患者脑内生物电活动异常的区域,从而确定手术部位。找到病灶后,通过神经核团细胞毁损手术或电刺激手术,抑制患者脑细胞的异常活动,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神经核团细胞毁损手术是在异常活跃的神经核团中制造一个直径约3毫米的毁损灶。电刺激手术则是埋植刺激器(类似心脏起搏器)通过高频电刺激达到类似毁损的效果。从外科手术操作技术上讲,两种手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电刺激术比毁损术要更简单、安全一些。谈到这项手术的效果,李勇杰说,手术后,患者的症状当时就可得到改善,活动变得自如,而且手术的成功率很高。李勇杰最后说,帕金森病并不是一种不治之症,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认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诊断
2022-11-08
11435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