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通过调整剂量、监测血钙水平、选择活性维生素D、控制磷摄入、定期随访等方式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代谢障碍可能由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下降、尿毒症毒素蓄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
1、剂量调整: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维生素D剂量,避免过量导致高钙血症。普通维生素D需经肾脏活化,中重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改用骨化三醇或阿法骨化醇等活性形式。
2、血钙监测:补充维生素D期间需每1-3个月检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钙血症可能表现为乏力、多尿、心律失常,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3、活性形式选择:慢性肾脏病3期以上患者优先选用骨化三醇,该药物无需肾脏羟化即可直接发挥作用。阿法骨化醇需经肝脏转化,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
4、磷代谢管理:维生素D会促进肠道磷吸收,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同步控制高磷饮食。避免动物内脏、加工食品,可选择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司维拉姆配合使用。
5、并发症预防:长期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骨折。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联合补充钙剂时每日元素钙摄入不超过1000mg。
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建议维持在800-1000IU,优先选择低磷乳制品如脱脂牛奶,每周2-3次日照每次15分钟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运动选择步行、太极等低强度项目,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护理重点包括记录每日尿量、监测血压波动、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当出现持续头痛、恶心等疑似高钙血症症状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