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脚肿通常由生理性体液潴留、子宫压迫静脉、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高血压或蛋白尿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体液潴留: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约50%,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间隙水分增多。孕中晚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下肢血液回流,进一步加重水肿。这种水肿多呈对称性,晨轻暮重,抬高下肢或休息后可缓解。
2、子宫压迫静脉:
随着子宫增大,髂静脉和下肢静脉受压逐渐明显。静脉回流受阻时,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促使液体渗出,常见于双足踝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会加重症状,侧卧位可减轻压迫。
3、激素水平变化:
孕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钠水潴留,雌激素促进血管通透性增高。这些变化使血管内液体更易渗入组织间隙,尤其在孕28周后更为显著。
4、妊娠期高血压:
病理性水肿可能伴随血压≥140/90mmHg和尿蛋白阳性。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毛细血管渗漏。这种水肿常突然出现且累及颜面,需立即就医。
3、蛋白尿:
肾脏滤过屏障受损时,大量蛋白从尿液中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全身性水肿。孕妇出现尿泡沫增多或体重骤增时,需排查子痫前期等并发症。
建议孕妇每日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补充优质蛋白维持血浆渗透压;减少食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穿着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休息时抬高下肢15-20厘米;每小时活动下肢5分钟改善循环,避免久坐久站。若水肿伴随头痛、视物模糊或尿量减少,需立即产科就诊排查妊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