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可通过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整、排便控制和活动限制等方式促进恢复。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或导致复发。
术后24小时内需保持肛门区域干燥清洁,每次排便后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避免使用厕纸摩擦。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高锰酸钾坐浴,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或异常分泌物,发现异常需立即复诊。
术后疼痛可能与肛门括约肌痉挛有关,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镇痛药。冰敷肛门区域每次15分钟可缓解肿胀,避免长时间坐立压迫伤口。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排除感染可能。
术后3天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推荐米粥、蒸蛋、烂面条等低渣食物。逐步增加芹菜、燕麦、火龙果等高纤维食材,每日饮水量不低于2000ml。忌食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诱发肛门血管扩张。
术后首次排便前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液软化粪便,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次如厕不超过5分钟。出现便秘时可临时使用开塞露,但需避免长期依赖通便药物。
术后1周内避免提重物、久坐或剧烈运动,行走时采用小步缓行方式。建议使用环形坐垫分散肛门压力,睡眠时选择侧卧体位。术后2周根据愈合情况逐步恢复轻体力活动,3个月内禁止骑自行车或深蹲等挤压肛门运动。
术后恢复期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膳食纤维与水分,推荐苹果、香蕉、杂粮饭等食材。适度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日3组每组10次。术后1个月、3个月需定期复查肛门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