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直肠给药是什么意思

2025-05-23

139次浏览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直肠内发挥治疗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栓剂、灌肠剂、凝胶剂等剂型。

1、栓剂给药:

栓剂是直肠给药最常见的形式,呈子弹头形状,主要成分为药物和基质。使用时将栓剂尖端朝内推入肛门约2-3厘米,体温会使栓剂融化释放药物。常见栓剂有对乙酰氨基酚栓退热、吲哚美辛栓消炎、开塞露通便等。

2、灌肠给药:

灌肠液通过导管经肛门注入直肠,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或局部治疗的场景。如儿童高热时使用的退热灌肠液,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的美沙拉嗪灌肠液。灌肠操作需保持合适体位,液体温度应接近体温。

3、凝胶剂型:

部分药物制成凝胶状通过给药器推入直肠,如治疗痔疮的复方角菜酸酯凝胶。凝胶具有黏附性强的特点,能在直肠黏膜形成保护膜,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4、适用病症:

直肠给药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患者,如呕吐、昏迷病人;需要局部治疗的肛肠疾病,包括痔疮、肛裂;以及部分需要快速吸收的紧急情况,如儿童高热惊厥时使用退热栓。

5、优势特点:

直肠给药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对胃肠道刺激小;给药相对方便。但可能存在给药位置不当影响吸收、个别患者出现肛门不适等局限性。

直肠给药后建议保持卧位15-30分钟以防药物外溢。日常应注意肛门清洁,给药前可先排空大便。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火龙果等保持排便通畅。适当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若出现持续肛门灼热感或排便异常应及时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