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减可通过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饮食结构、心理行为干预、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儿童甲减通常由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下丘脑-垂体病变、药物或放射线损伤等原因引起。
左甲状腺素钠是治疗儿童甲减的核心药物,需根据体重计算剂量并随生长发育动态调整。常用药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加衡等合成甲状腺激素制剂。治疗初期需每4-6周检测TSH和FT4水平,稳定后改为3-6个月复查,青春期建议缩短至2-3个月监测。
建立规律的甲状腺功能随访体系,除TSH和FT4外需关注FT3、甲状腺抗体等指标。对于先天性甲减患儿,3岁前需每2个月评估神经发育状况,学龄期每年进行骨龄测定和智力测试。生长曲线偏离正常轨迹时需重新评估药物剂量是否充足。
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每日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应达1.5-2g/kg体重。限制十字花科蔬菜生食,烹饪后可减少致甲状腺肿物质。缺碘地区每周食用海带紫菜2-3次,富硒地区适量补充坚果和动物内脏。
甲减患儿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表现,需通过认知行为训练改善执行功能。建立服药依从性教育方案,使用卡通药盒、服药日历等工具。青春期患者需特别关注因生长发育延迟导致的自卑心理,必要时转介心理门诊。
未及时治疗的甲减可能导致心肌损害、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每年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血常规筛查,骨龄落后2年以上者需生长激素评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儿需监测血糖和肾上腺功能。
儿童甲减治疗需制定个体化方案,每日早餐前30分钟空腹服药效果最佳,服药后避免立即饮用豆浆或含钙饮品。运动方面推荐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跳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家庭护理需建立用药记录本,观察食欲、排便、睡眠等变化,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出现嗜睡、浮肿、心率<60次/分等表现时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