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管理和康复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1、抗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利巴韦林、干扰素α、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需在发病48小时内启动治疗,错过窗口期后疗效显著下降。病毒血症期过后,药物主要针对血脑屏障渗透性增高的脑组织病变。
2、对症支持治疗:
高热采用物理降温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惊厥发作时静脉注射地西泮。颅内压增高者需20%甘露醇脱水,严重呼吸衰竭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需精确计算补液量。
3、免疫调节治疗: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中和游离病毒,糖皮质激素用于控制过度炎症反应。免疫调节需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警惕继发感染风险。重症患者可考虑血浆置换清除炎症因子。
4、并发症管理:
肺部感染根据痰培养选用头孢曲松或万古霉素,应激性溃疡需质子泵抑制剂预防。癫痫持续状态需持续静脉泵入丙戊酸钠,脑积水患者需脑室腹腔分流术。
5、康复治疗:
运动障碍采用Bobath技术进行神经发育疗法,吞咽困难者进行冰刺激训练。认知障碍使用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系统,语言功能重建需Schuell刺激疗法。康复介入越早预后越好。
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2500ml水分摄入,恢复期蛋白质供给增至1.5g/kg体重。肢体瘫痪患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认知训练每日不少于3次。康复阶段可进行水中步行训练和平衡垫练习,饮食推荐高蛋白鳕鱼粥和菠菜猪肝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神经修复。密切监测体温和意识状态变化,出院后仍需持续6个月神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