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敷疗法、针灸拔罐、饮食调理、情志调节等方式治疗。粉刺多由肺胃热盛、湿热蕴结、血热偏亢、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肺胃热盛型常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湿热型可选黄连解毒汤,血热型适用凉血四物汤。需辨证选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类中药如金银花、连翘、丹参等,疗程通常持续4-8周。
2、外敷疗法:采用大黄、硫磺、白芷等药物制成消痤散外敷,或使用三黄洗剂局部湿敷。中药面膜常用黄芩、蒲公英等成分,每周2-3次可减少皮脂分泌,孕妇需避开含麝香制剂。
3、针灸拔罐:选取大椎、肺俞、膈俞等穴位进行毫针泻法,配合刺络拔罐排出瘀血。耳穴贴压选取内分泌、肾上腺等反射区,隔日治疗1次,经期应暂停腹部针刺。
4、饮食调理:忌食辛辣油炸食品,推荐薏苡仁粥、绿豆汤等清热食材。每日饮用野菊花决明子茶,适量增加冬瓜、苦瓜等凉性蔬菜摄入,避免夜间进食高糖乳制品。
5、情志调节:肝郁型患者需保持情绪舒畅,练习八段锦疏通气机。夜间11点前入睡有助于肝胆排毒,长期焦虑者可配合合欢皮、玫瑰花等解郁中药代茶饮。
治疗期间需保持面部清洁但避免过度去角质,选择纯棉质地寝具并定期更换。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促进新陈代谢,严重化脓性痤疮需配合红蓝光治疗。建立每日排便习惯有助于毒素排出,慎用含激素类外用制剂防止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