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可通过冷敷、人工泪液、抗生素滴眼液、抗病毒药物、抗过敏药物等方式治疗。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隐形眼镜佩戴不当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补硒药。适用于低硒的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或其他低硒引起的疾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0~200ug(2~4片),一日1~2次或遵医嘱。
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眼睑红肿、黄色分泌物增多。治疗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一般7-10天可痊愈。避免揉眼并保持眼部清洁能加速恢复。
腺病毒或疱疹病毒导致的结膜炎常伴随咽痛、耳前淋巴结肿大,具有较强传染性。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药物需持续使用2-3周。冷敷可缓解刺痛感,隔离个人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的结膜炎表现为双眼剧痒、结膜苍白水肿。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配合冰敷可缓解症状,脱离过敏环境后3-5天症状消退。季节性过敏患者需提前预防性用药。
烟雾、紫外线或游泳池氯气刺激会导致暂时性结膜充血,脱离刺激源后24-48小时自行缓解。人工泪液冲洗可加速污染物排出,佩戴防尘护目镜能预防复发。避免使用含防腐剂的眼药水加重刺激。
长时间佩戴或清洁不当的隐形眼镜易引发角膜缺氧和感染。需立即停戴并更换镜片护理液,细菌性感染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选择日抛型镜片、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可降低风险。
结膜炎恢复期间建议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暂停游泳、美瞳佩戴等可能加重症状的行为,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若出现视力模糊、剧烈疼痛或症状持续超过两周,需及时眼科就诊排除角膜炎等并发症。不同病因的结膜炎疗程差异较大,细菌性约1周,病毒性需2-3周,过敏性在脱离过敏原后数日即可改善,规范治疗和护理是缩短病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