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吐血可能由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胃黏膜病变、肝性脑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止血、内镜治疗、手术干预、输血支持、病因治疗等方式处理。
肝硬化导致肝内血管阻力增加,门静脉压力升高。门静脉高压促使侧支循环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常见并发症。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可能伴随心悸、冷汗等休克症状。急性出血期需绝对卧床,暂禁饮食,及时就医进行血管活性药物如奥曲肽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肝硬化呕血的主要原因。曲张静脉壁薄脆,在食物摩擦或腹压增高时易破裂。出血常呈喷射状,可能伴有柏油样便。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是首选止血方式,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降低门脉压力。
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导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缺乏,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表现。急性出血期需静脉补充维生素K、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长期可口服利伐沙班改善高凝状态。
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药物性胃炎是常见诱因。胃黏膜充血水肿易受酒精、非甾体抗炎药等刺激。出血多表现为咖啡渣样呕吐物,胃镜检查可见黏膜糜烂。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联合硫糖铝保护胃黏膜。
上消化道出血后肠道积血分解产生大量氨,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扑翼样震颤。需清洁灌肠减少氨吸收,口服乳果糖导泻,静脉输注门冬氨酸鸟氨酸降低血氨。
肝硬化患者应严格禁酒,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腐,避免粗糙坚硬食物。每日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限制钠盐摄入在2g/日以下。适度进行床边脚踏车训练改善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增加腹压。出现呕血立即平卧侧头,防止误吸,记录出血量和性状供医生参考。长期服用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者需定期监测心率,合并腹水患者需每日测量尿量。所有肝硬化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胃镜筛查静脉曲张,及时干预可降低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