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神经营养药等类型,具体如塞来昔布、乙哌立松、甲钴胺等。
1、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消炎镇痛作用,适用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等,可缓解颈部疼痛及上肢放射痛。这类药物需警惕消化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
功能主治:用于缓解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轻至中度疼痛。如:缓解肌肉、软组织的扭伤、拉伤、挫伤、劳损、腰背部损伤引起的疼痛以及关节疼痛等。也可用于骨关节炎的对症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按照痛处面积大小,使用本品适量,轻轻揉搓,使本品渗透皮肤,一日3~4次。
2、肌松药:针对颈部肌肉痉挛症状,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缓解僵硬感。乙哌立松、替扎尼定等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晨起颈部发僵现象。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建议夜间服用。
3、神经营养药:用于神经根损伤修复,甲钴胺、腺苷钴胺等维生素B12衍生物可促进髓鞘再生。配合物理治疗使用效果更佳,典型疗程为4-8周,对肢体麻木症状改善明显。
4、脱水剂:急性期神经水肿可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脱水药物,通过渗透作用减轻神经压迫。需严格掌握用药周期,通常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监测。
5、局部外用药:辣椒碱贴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透皮制剂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相比口服药物胃肠道刺激小,适合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每日涂抹2-3次即可维持疗效。
颈椎病药物治疗需配合颈椎牵引、低频脉冲等物理疗法,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工作间歇可做颈部米字操放松肌肉。急性发作期建议佩戴颈托制动,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进行MRI检查排除脊髓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