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药能治疗肌肉拉伤

2025-04-04

109次浏览

肌肉拉伤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外用药膏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运动损伤、肌肉过度疲劳、姿势不当、热身不足、外伤撞击等原因引起。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能缓解拉伤后的炎症反应和疼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局部肿胀,适用于急性期48小时内的炎症控制。使用时需注意胃肠道刺激风险,避免长期连续服用超过一周。

2、肌肉松弛剂:

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药物可缓解肌肉痉挛状态。拉伤后局部肌纤维撕裂可能引发保护性痉挛,此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肌张力,配合休息能加速恢复。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建议夜间服用。

3、外用药膏: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局部用药可直接作用于患处。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抗炎镇痛作用,避免口服药物的全身性副作用。每日涂抹2-3次,配合轻柔按摩促进吸收,破损皮肤禁用。

4、运动损伤:

可能与突然加速、急停转向等爆发性动作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刺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急性期采用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72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5、肌肉过度疲劳:

长期重复动作或超负荷训练可能导致肌纤维微损伤,伴随肌肉僵硬、酸胀感。恢复期需调整训练强度,配合静态拉伸改善柔韧性,建议补充乳清蛋白和支链氨基酸促进修复。

治疗期间建议减少红肉摄入以避免炎症加重,选择三文鱼等富含Omega-3的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肌力训练时应采用弹力带辅助。每日进行15分钟热敷后,用拇指腹沿肌纤维走向轻推按摩,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若48小时内疼痛未缓解或出现皮下淤血扩散,需及时就医排除肌腱断裂等严重损伤。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