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腹膜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方式确诊。
1、妇科检查:
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包块,宫颈举痛明显。急性期患者拒按腹部,慢性期可能触及盆腔粘连形成的条索状物。检查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炎症扩散。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伴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异常。阴道分泌物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可明确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
3、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卵巢脓肿等病变。多普勒超声可见炎症区域血流信号增强。对于肥胖患者或诊断困难者,MRI能更准确评估盆腔器官受累范围。
4、腹腔镜检查:
作为诊断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腹膜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等表现,同时进行病灶活检和脓液培养。适用于疑似输卵管卵巢脓肿或需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例。
5、病原学检测:
采用PCR技术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核酸。血培养适用于高热患者,腹水培养可指导抗生素选择。药敏试验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尤为重要。
确诊后需卧床休息并保持半卧位,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鱼肉蛋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过后可逐步进行盆底肌训练,日常注意经期卫生和性生活防护,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盆腔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