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症状可能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
1、鼻部症状:
感冒初期常出现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鼻塞和清水样鼻涕。鼻腔分泌物增多可能伴随打喷嚏,症状持续3-5天可自行缓解。保持室内湿度50%-60%有助于减轻鼻部不适。
2、咽喉不适:
病毒侵袭上呼吸道时,咽部淋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咽干、咽痒或灼痛感。约60%患者会出现吞咽疼痛,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温盐水漱口能暂时缓解症状。
3、咳嗽反射:
气道分泌物刺激或炎症介质释放可引发咳嗽,早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少量白色黏痰。咳嗽受体敏感性增高可持续至其他症状消失后1-2周,夜间平卧时症状可能加重。
4、全身反应:
部分患者出现低热37.3-38℃,伴随畏寒、头痛或肌肉酸痛。这些症状与前列腺素E2介导的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有关,通常3天内消退。体温超过38.5℃需警惕流感可能。
5、特殊表现:
儿童感冒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烦躁哭闹,老年人可能以乏力为主诉。婴幼儿因鼻塞可能导致哺乳困难,需注意与急性中耳炎鉴别。免疫缺陷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可能延长。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ml温水,选择小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卧室定期通风换气。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脓涕、耳痛、呼吸困难等表现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