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2025-09-18

1537次浏览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三种类型。肝癌的发生可能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长期酗酒、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 肝细胞癌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约占肝癌病例的多数。这种癌症起源于肝实质细胞,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症状。肝细胞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长期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2. 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约占原发性肝癌的少数比例。这种类型的肝癌可能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等胆道疾病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等胆道梗阻症状,诊断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

3. 混合型肝癌

混合型肝癌同时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特征,临床较为少见。这类肿瘤可能表现出两种细胞类型的病理特征,治疗策略需要综合考虑。混合型肝癌的预后通常比单纯肝细胞癌更差,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尤为重要。

4. 危险因素

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遗传性代谢疾病如血色病和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长期接触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质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定期体检对于高风险人群的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5. 诊断方法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通常结合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测。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手段,CT和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肿瘤信息。血液甲胎蛋白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确诊需要通过肝穿刺活检获取病理学证据,但在典型影像学表现和高危因素明确的情况下,有时可避免活检。

预防原发性肝癌应注重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接种乙肝疫苗、规范治疗慢性肝炎、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体重等。已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同时应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