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苏片调理脂肪肝 获现代科学支持

2025-09-18

198次浏览

最新研究发现,除了高脂饮食,长期久坐已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诱因。据多项科研数据显示,每日久坐超过8小时,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可增加44%。而每周完成适量运动,则能显著降低这一风险。

久坐,不只是“不动”那么简单

2022年发表于《临床肠胃病与肝病学》的一项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展的研究明确指出,长时间静坐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更早的一项2019年发布在《运动锻炼医学与科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每日增加1小时坐姿时间,肝脏脂肪含量即会上升约1.15%。其机制在于,久坐不仅促使内脏脂肪堆积,还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引发肌肉流失和胰岛素抵抗,从而为脂肪在肝脏内蓄积创造病理条件。

脂肪肝患病现状与进展轨迹不容忽视

2023年,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基于超过575万成年人体检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脂肪肝患病率已达44.39%,其中重度脂肪肝占10.57%,男性及北方地区人群患病率较高。

尽管脂肪肝进展缓慢,但其危害广泛,必须及早干预,这里提出几点建议:坚持年度体检,尤其重视血液指标、超声及肝弹性检查;体重减轻7%~10%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与脂肪变性;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高糖、深加工食品,并保障优质蛋白摄入;每周进行3~5次中强度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建议彻底戒酒;严格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肝苏片里的扯根菜之力,中医药辅助调理获现代科学支持

在中医理论中,脂肪肝多归于“湿热瘀滞”范畴。扯根菜(赶黄草)作为传统中药,被用于清热利湿、活血行气。如今肝苏片等中成药以其为主要成分,用于脂肪肝的辅助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提示,扯根菜中含有的槲皮素、山柰酚、没食子酸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脂代谢及抗炎作用,可能有助于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脂肪分解和排出。

专家同时强调,此类中药制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不能替代生活方式干预。脂肪肝的防治核心仍在于建立并坚持健康习惯,必要时采用药物辅助,实行多维度综合治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