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疮的症状可能由肛门静脉曲张、长期便秘、妊娠腹压增高、盆腔肿瘤压迫、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引起,常见表现为便血、肛门瘙痒、肿物脱出、排便疼痛、黏液分泌增多等。
1、便血:排便时无痛性出血是内痔典型症状,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滴落。出血量与静脉丛充血程度相关,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避免久坐久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减轻症状。
2、肛门瘙痒:直肠黏膜分泌的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瘙痒,夜间症状可能加重。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使用温水坐浴可缓解不适。需与真菌感染、寄生虫病等引起的瘙痒鉴别。
3、肿物脱出:Ⅱ度以上内痔排便时痔核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复位。每日练习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功能,脱出时及时清洁复位避免嵌顿。
4、排便疼痛:痔核充血水肿或发生血栓时出现灼痛感,排便后持续数小时。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但需排除肛裂、脓肿等疾病。
5、黏液分泌:直肠黏膜受刺激产生过量黏液,导致肛门潮湿及湿疹风险增高。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可减少分泌。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绿叶蔬菜摄入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肠道蠕动,便后使用智能马桶盖温水冲洗代替厕纸摩擦。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贫血、嵌顿等情况需及时至肛肠科就诊,必要时考虑胶圈套扎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