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一般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发育,但需警惕继发感染或严重缺氧等特殊情况。孕期鼻炎可能与激素变化、过敏原刺激、免疫力下降、慢性炎症、环境因素等有关。
1、激素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鼻黏膜充血肿胀,引发血管运动性鼻炎。这类鼻炎通常表现为鼻塞、清水样鼻涕,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抬高床头30度缓解症状,避免使用减充血剂等药物。
2、过敏原刺激: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喷嚏、鼻痒伴眼痒,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洗床品,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妊娠B级抗组胺药。
3、免疫力调整:
孕期免疫系统为适应胎儿存在会主动抑制部分免疫功能,使病毒性鼻炎更易发生。表现为鼻塞流脓涕、低热,需多饮温水、保持室内湿度50%-60%,慎用伪麻黄碱等复方感冒药。
4、慢性炎症:
孕前存在的慢性鼻炎可能因妊娠加重,可能与鼻窦解剖异常、纤毛功能障碍有关,常伴随头痛、嗅觉减退。可采用鼻腔雾化吸入、鼻窦负压置换等物理疗法,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
5、环境因素:
干燥空气、污染物会加剧鼻黏膜损伤。建议外出佩戴N95口罩,居家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鼻腔涂抹凡士林保护黏膜屏障,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
孕妇每日应保证2000ml饮水量,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彩椒等食物增强黏膜修复能力。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改善鼻腔血液循环。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轻鼻塞,若出现持续发热、血性分泌物或呼吸窘迫需立即产科就诊。通过科学管理,绝大多数孕期鼻炎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