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与卵巢癌可从性质、症状、检查指标、治疗方式及预后五个维度进行区分。
1、性质差异:
卵巢囊肿多为良性病变,常见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滤泡囊肿,病理性囊肿如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癌属于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上皮性癌、生殖细胞肿瘤等,具有侵袭转移特性。
2、症状表现:
卵巢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偶见下腹坠胀或月经异常,破裂时可引发急腹症。卵巢癌早期症状隐匿,进展期可能出现腹水、消瘦、肠梗阻,常伴有CA125等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
3、影像学特征:
超声检查中囊肿多呈单房、薄壁、无血流信号,囊液清澈。恶性肿瘤表现为多房性、厚壁分隔、实性成分,彩色多普勒显示丰富血流信号,可能伴腹膜种植结节。
4、治疗方式:
5cm以下囊肿可观察随访,较大囊肿行腹腔镜剔除术。卵巢癌需根据分期选择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卡铂、紫杉醇等化疗药物,晚期患者可能接受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
5、预后差异:
卵巢囊肿术后复发率低于5%,不影响生存期。卵巢癌五年生存率Ⅰ期可达90%,但Ⅲ-Ⅳ期降至30%,需长期监测复发迹象。
日常需关注异常盆腔疼痛或持续腹胀,每年妇科检查结合超声筛查。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避免接触滑石粉等致癌物质。确诊囊肿后每3-6个月复查超声,出现实性成分增长或血流信号变化需及时活检。恶性肿瘤术后需规范完成化疗疗程,定期监测HE4、CA125指标,配合有氧运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