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破水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诱发早产、导致胎儿窘迫、引发脐带脱垂、加重母婴并发症。
1、感染风险:
胎膜破裂后阴道内细菌可能上行至宫腔,造成绒毛膜羊膜炎或宫内感染。孕妇可能出现发热、心率增快、子宫压痛等症状。需定期监测体温和血常规,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预防感染。
2、早产诱发:
破水后前列腺素释放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孕周不足37周时易引发早产。早产儿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出血等并发症。建议卧床休息并监测宫缩,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
3、胎儿缺氧:
羊水持续流失可能减少胎儿缓冲空间,脐带受压时导致血氧交换障碍。胎心监护可见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需通过超声评估羊水指数,必要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灌注。
4、脐带脱垂:
胎膜高位破裂时脐带可能随羊水滑入阴道,尤其在胎位不正或骨盆狭窄情况下。突发胎心率下降至60次/分以下需紧急剖宫产,延迟处理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5、并发症加重: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者,破水后易发展为子痫前期或酮症酸中毒。需严密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血糖,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胎盘早剥风险。
孕妇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使用pH试纸监测分泌物。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促进胎膜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及盆浴,如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破水超过12小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根据孕周和胎儿状况选择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必要时行紧急剖宫产术或宫颈环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