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什么意思

2025-04-10

141次浏览

妊娠合并心脏病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同时存在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情况,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心功能评估、药物控制、分娩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孕前已存在心脏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建议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功能。

2、风湿性心脏病:既往链球菌感染导致瓣膜病变,常见二尖瓣狭窄。妊娠期心率增快可能诱发肺水肿,典型症状包括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咯血。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分娩时建议采用硬膜外麻醉。

3、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至产后5个月,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相关。临床表现为咳嗽、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治疗需限制液体入量,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禁用洋地黄类药物。

4、心律失常: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诱发房颤或室性早搏,与电解质紊乱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症状包括心悸、头晕、眼前发黑。可选用普罗帕酮控制心律,严重者需安装临时起搏器。

5、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子痫前期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增加心脏后负荷。特征性表现为血压≥140/90mmHg、蛋白尿、视物模糊。治疗首选拉贝洛尔降压,配合硫酸镁解痉,适时终止妊娠。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胸肉,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左心衰表现时需立即急诊处理。产后6周需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心脏科医生指导。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