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重度肾积水伴肾功能损害、反复泌尿系感染、结石形成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
1、梗阻性病变: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小儿肾积水最常见的手术指征,约占先天性肾积水病例的85%。该部位因肌层发育异常或纤维束带压迫导致尿液引流受阻,超声检查可见肾盂前后径超过20毫米,动态核素扫描显示梗阻曲线。对于分肾功能低于40%或肾盂进行性扩张的患儿,需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解除梗阻。
2、肾功能损害:
当肾积水导致分肾功能下降超过15%或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低于正常值50%时需手术干预。临床表现为血清肌酐升高、肾皮质变薄超声显示厚度<5mm,核医学检查显示患肾摄取显影剂延迟。及时手术可挽救残余肾功能,避免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3、反复感染:
每年发作2次以上泌尿系感染或出现肾盂肾炎伴发热的患儿应考虑手术。尿液淤滞易继发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仅能暂时控制症状。手术解除梗阻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可下降70%-80%。
4、继发结石:
肾积水合并结石形成是明确手术指征,尤其对于胱氨酸结石、磷酸铵镁结石等特殊成分结石。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时难以自行排出,可能引发肾绞痛或加重尿路梗阻。术中需同时处理结石和原发梗阻因素。
5、保守失败:
经过6-12个月保守观察,肾积水程度加重或并发症进行性发展时应转为手术治疗。包括肾盂扩张度增加>5毫米、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高血压等情形。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适当延长观察期,但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术后需保持每日饮水量达1000-1500毫升,婴儿按150毫升/千克体重计算。建议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钠摄入在2-3克/日。定期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复查,术后1年内每3个月评估肾功能恢复情况。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但应鼓励适量步行促进肠蠕动恢复。出现发热、血尿或切口渗液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