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2025-05-23

154次浏览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其核心症状包括情绪高涨期躁狂/轻躁狂和情绪低落期抑郁,通常与遗传、神经生化异常、心理社会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级亲属患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10倍。目前已发现多个易感基因如CACNA1C、ANK3等,但遗传模式复杂,并非单一基因决定。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

2、神经递质失衡:

大脑内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是重要发病机制。躁狂期多巴胺过度活跃,抑郁期5-羟色胺水平低下。这种失衡可能导致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皮层功能连接异常,影响情绪调节。

3、脑结构改变:

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区域体积减小,白质纤维完整性受损。这些结构性改变可能干扰情绪信息处理,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出现极端情绪波动。

4、心理社会诱因:

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丧亲等可能触发首次发作。慢性压力会持续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长期皮质醇水平升高可能加剧情绪波动。童年创伤经历也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5、生物节律紊乱:

睡眠觉醒周期失调是典型特征,躁狂期睡眠需求减少,抑郁期嗜睡。褪黑素分泌异常、核心体温节律改变等生理节律问题,可能通过影响生物钟基因表达而参与发病。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地中海饮食模式可能有助于症状改善,需保证足量ω-3脂肪酸、维生素B族摄入。建立症状日记监测情绪变化,学习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情绪管理技巧,家属应参与疾病知识学习以提供社会支持。急性发作期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