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播,其发生与个体药物代谢异常、长期用药史等因素相关。该疾病属于药物不良反应范畴,需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护肝治疗等方式干预。
1、代谢差异: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导致药物代谢酶活性异常,使药物中间产物蓄积损伤肝细胞。建议用药前筛查CYP450酶基因型,避免使用经该途径代谢的药物。
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2、长期用药:抗结核药利福平、抗癫痫药丙戊酸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等长期使用可能诱发肝损伤。需定期监测ALT、AST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换用肝毒性更小的替代药物。
3、联合用药:多种药物联用可能产生协同肝毒性,如对乙酰氨基酚与酒精同服会加重肝损伤。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谨慎使用复方制剂。
4、基础肝病:慢性乙肝携带者、脂肪肝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这类人群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或抗真菌药时,需将用药剂量降低30%-50%。
5、过敏反应:超敏反应导致的药物性肝炎可能伴随皮疹、发热等症状。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后,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药物性肝病患者应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E。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建议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用药期间每2-4周复查肝功能,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单独存放药物,防止他人误服引发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