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可通过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宫腔球囊扩张术等方式治疗。宫腔粘连通常由子宫内膜损伤、宫腔感染、多次宫腔操作、激素水平异常、结核性子宫内膜炎等因素引起。
1、宫腔镜手术: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是首选治疗方式,通过电切或冷刀分离粘连组织。手术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中同步放置防粘连材料如透明质酸钠凝胶。术后需配合雌激素治疗促进内膜修复。
2、球囊扩张术:适用于轻度膜性粘连,将球囊导管置入宫腔后注水扩张,维持5-7天形成机械屏障。该方法创伤较小,但需预防感染,术后需定期超声复查宫腔形态。
3、术后防粘连:术后常规使用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刺激内膜生长,联合阿司匹林改善微循环。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球囊支架3个月,防止创面再次粘连。
4、感染控制:结核性子宫内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6-9个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方案。细菌性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
5、二次探查:术后3个月需行宫腔镜二次探查评估疗效,中重度粘连患者复发率可达30%。反复粘连者可尝试子宫内膜干细胞移植或宫腔成形术。
术后需保持外阴清洁,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E和锌促进黏膜修复。每日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血液循环,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内膜厚度。出现发热、异常出血需及时复诊,备孕者建议术后6个月再尝试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