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可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肝移植等方式干预,但完全治愈可能性较低。该疾病通常由长期酗酒、酒精代谢异常、氧化应激损伤、肝细胞炎症、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彻底戒断酒精摄入是阻止病情进展的核心措施。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持续饮酒会加速纤维化进程。建议通过心理咨询、互助小组如匿名戒酒会、药物辅助纳曲酮、阿坎酸等方式建立戒断机制,戒酒1年以上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指标。
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需每日补充35-40kcal/kg热量及1.2-1.5g/kg蛋白质。优先选择支链氨基酸制剂、乳清蛋白粉,搭配维生素B族、锌、硒等微量元素。夜间加餐可缓解分解代谢,推荐燕麦粥、低脂酸奶等易消化食物。
针对肝纤维化可使用秋水仙碱、吡非尼酮抑制星状细胞活化;门脉高压患者需服用普萘洛尔、卡维地洛降低压力;合并腹水时联用螺内酯与呋塞米。需监测血钾、肌酐水平,避免诱发肝性脑病。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需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自发性腹膜炎应使用头孢曲松联合白蛋白。肝性脑病通过乳果糖、利福昔明调节肠道菌群,严重腹水需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终末期患者符合MELD评分>15分可考虑移植,需满足6个月以上戒酒期。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70%,但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等抗排斥药物,严格禁酒并防控代谢综合征。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需建立低脂高蛋白饮食模式,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2g以内,适量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运动以平地步行、抗阻训练为主,避免剧烈运动诱发静脉破裂。定期监测肝弹性检测、甲胎蛋白水平,每3-6个月进行胃镜筛查静脉曲张。出现意识模糊、呕血、持续腹痛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