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中晚期可能由肿瘤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上腹持续疼痛、呕血黑便、消瘦乏力、腹部包块、贫血等症状。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中度到重度慢性疼痛以及那些只能依靠阿片样镇痛药治疗的难消除的疼痛。
用法用量:1.多瑞吉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决定,并应在给药后定期进行剂量评估。2.多瑞吉应在躯干或上臂未受刺激及未受辐射的平整皮肤表面上贴用。最好选择无毛发部位,如有毛发,应在使用前剪除(勿用剃须刀剃除)。在使用多瑞吉前可用清水清洗贴用部位,不能使用肥皂,油剂,洗剂或其它有机溶剂,因其可能会刺激皮肤或改变皮肤的性质。在使用本贴剂前皮肤应完全干燥。3.多瑞吉应在打开密封袋后立即使用。4.在使用时需用手掌用力按压2分钟,以确保贴剂与皮肤完全接触,尤其应注意其边缘部分。5.多瑞吉可以持续贴用72小时。在更换贴剂时,应更换粘贴部位。几天后才可在相同的部位重复贴用。6.多瑞吉的初始剂量应依据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既往史确定,包括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疗状况。7.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应以多瑞吉的最低剂量25g/小时为起始剂量。8.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应按下述方法将口服或肠外给药转换为多瑞吉:(1)计算前24小时镇痛药用量。(2)应用表1将上述用量转换为等效的口服吗啡剂量。表1中所有肌注和口服剂量相当于肌注吗啡10mg的等效镇痛剂量。(3)列出了根据24小时口服吗啡的剂量范围折算出的多瑞吉的剂量依据一项将上述药物的肌注剂量与吗啡相比以确定相对强度的单次剂量研究。9.口服推荐剂量来自于胃肠外或口服途径的转换。10.根据对慢性疼痛患者治疗的临床经验,吗啡的口服/肌注作用强度比为1:3。
1、上腹疼痛:
肿瘤侵犯胃壁神经或周围组织时,疼痛从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钝痛,进食后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夜间尤为明显。非甾体抗炎药暂时缓解疼痛,但需结合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保护胃黏膜。
2、呕血黑便:
肿瘤表面溃烂出血导致呕血或咖啡样物,血液经肠道分解形成柏油样黑便。出血量较大时伴随心悸、冷汗等休克前兆。内镜下止血或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可作为紧急处理措施。
3、体重骤降:
肿瘤消耗机体营养及进食障碍导致三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患者多伴有食欲减退、早饱感,血清白蛋白常低于30g/L。肠内营养粉剂配合少量多餐可改善营养状态。
4、腹部包块:
肿瘤增大至5cm以上时,剑突下可触及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的包块,常与肝脏或胰腺粘连固定。增强CT显示包块呈不均匀强化,可能压迫胆管引发黄疸。
5、进行性贫血:
慢性失血及骨髓抑制导致血红蛋白低于90g/L,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严重贫血需输注浓缩红细胞。
胃癌中晚期患者需采用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如鱼肉羹、蒸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卧床时做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评估,疼痛管理可选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恶心呕吐时服用格拉司琼。出现剧烈腹痛或呕血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