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包块指盆腔内出现的异常肿块,可能由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输卵管积水、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卵巢内充满液体的囊状结构,多为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通常在月经周期中自行消退。病理性囊肿如畸胎瘤或浆液性囊腺瘤可能与激素失衡或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下腹坠胀、月经紊乱。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小型无症状囊肿需定期观察,较大囊肿需腹腔镜手术切除。
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雌激素水平过高是主要诱因。肌瘤可能引起经量增多、尿频或便秘,黏膜下肌瘤易导致不孕。核磁共振可评估肌瘤位置和大小,无症状者无需治疗,症状明显者可选择米非司酮等药物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3、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积水多因盆腔感染或子宫内膜异位导致输卵管阻塞,液体潴留形成囊性扩张。患者常伴有慢性盆腔痛和不孕史,超声显示腊肠样无回声区。治疗需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或切除术,合并感染时需联用头孢曲松和多西环素抗感染。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卵巢或盆腔腹膜,周期性出血形成巧克力囊肿。痛经进行性加重和性交痛是典型症状,CA125检测和腹腔镜可确诊。轻症可用布洛芬缓解疼痛,中重度需GnRH-a类药物抑制卵巢功能,囊肿较大者需囊肿剔除术。
5、盆腔炎性疾病: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发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期表现为发热、脓性白带。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盆腔CT可见混杂密度包块。治疗需静脉注射头孢西丁联合多西环素,脓肿直径>5cm需穿刺引流,慢性盆腔痛者可配合盆底康复治疗。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经期性生活,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HPV筛查。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高脂高糖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出现持续腹痛、异常阴道出血或排尿困难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