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坏疽是否需截肢需综合评估缺血程度、感染范围及全身状况。治疗方案包括血管重建术、药物控制、创面处理、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
1、血管评估:通过血管造影或超声评估血流情况,若存在可修复的狭窄或闭塞,优先选择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等血运重建手段。坏疽范围局限且侧支循环良好时,截肢并非唯一选择。
2、感染控制:合并湿性坏疽需紧急清创,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克林霉素控制感染。骨髓炎需延长抗感染疗程,避免脓毒症等并发症。
3、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改善微循环,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合并糖尿病者需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
4、创面处理:干性坏疽保持干燥无菌包扎,分界清晰后行清创术。高压氧治疗促进组织氧合,负压引流技术加速肉芽生长。小范围坏疽经综合治疗可能避免截肢。
5、截肢评估:当出现进行性组织坏死、难以控制的感染或剧烈静息痛时,膝下或膝上截肢可挽救生命。术前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假肢适配可能性。
日常需严格戒烟,控制血糖血压在目标范围。饮食采用低脂高纤维模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步行训练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但避免负重行走加重缺血。定期复查血管超声监测病情进展,出现新发溃疡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慢性病管理,抑郁焦虑情绪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