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由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肺部淤血、外周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等症状。
1、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肺部淤血导致肺泡换气功能下降,患者常采取端坐呼吸姿势缓解症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多发生在平卧后1-2小时。
2、下肢水肿:
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形成凹陷性水肿。水肿通常从足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甚至大腿。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出现骶尾部水肿,按压后皮肤凹陷恢复缓慢超过30秒。
3、乏力疲倦:
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骨骼肌缺氧引发持续性疲劳感。患者常主诉日常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轻微家务劳动即感力不从心。伴随脑部供血不足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认知功能障碍。
4、心律失常:
心肌重构和电解质紊乱可诱发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患者自觉心悸、心跳不规律,严重时可出现黑朦或晕厥。听诊可闻及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提示存在房颤可能。
5、消化系统症状:
胃肠道淤血导致食欲减退、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肝淤血可能引发右上腹隐痛,肝功能检查显示转氨酶轻度升高。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与肠系膜静脉淤血和肝窦压力增高有关。
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在3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度。监测每日体重变化,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以上应及时就诊。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夜间呼吸困难,避免睡前过量饮水。遵医嘱规范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