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状白带需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pH值检测、胺试验、线索细胞检查和病原体培养五项主要检查。泡沫状白带通常提示阴道炎症,可能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感染有关。
1、阴道分泌物常规:
通过显微镜观察白带中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特殊成分。滴虫性阴道炎可见活动滴虫,细菌性阴道病可见大量线索细胞。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阴道冲洗或性生活,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2、pH值检测:
正常阴道pH值为3.8-4.5。滴虫性阴道炎pH常>4.5,细菌性阴道病pH多>4.7。检测时将pH试纸接触阴道侧壁分泌物,比色读数。pH升高提示菌群失调,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3、胺试验:
取分泌物与10%氢氧化钾溶液混合,产生鱼腥味为阳性,提示细菌性阴道病。该试验特异性达70%-80%,是快速筛查手段。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诊断,需联合其他指标判断。
4、线索细胞检查:
高倍镜下见阴道上皮细胞边缘附着大量颗粒状细菌,细胞边界模糊呈锯齿状。线索细胞占上皮细胞20%以上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超过90%。需注意与酵母菌假菌丝鉴别。
5、病原体培养:
对常规检查阴性但症状持续者,需进行阴道毛滴虫、加德纳菌等特殊培养。培养法灵敏度高,可明确具体致病微生物及其药敏情况,指导精准用药。但耗时较长,通常3-5天出结果。
出现泡沫状白带期间应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每日清洗外阴1-2次,水温不宜过高,勿使用碱性洗剂。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若伴有外阴瘙痒、灼痛或异味加重,建议尽早就医复查。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阴道微生态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