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老人需谨慎使用镇静剂、强效止痛药和抗胆碱能药物。这三类药物可能加速生命末期症状恶化,主要风险包括呼吸抑制、意识障碍和分泌物潴留。
1、镇静剂:
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和巴比妥类药物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临终患者代谢能力下降,常规剂量即可导致过度镇静,表现为嗜睡加重、吞咽反射减弱。呼吸抑制风险随肝功能衰竭程度递增,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需特别警惕。
2、强效止痛药: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在控制癌痛时可能诱发严重不良反应。老年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会使药物蓄积,引发呼吸频率下降<8次/分和二氧化碳麻醉现象。疼痛评估工具如NRS评分与呼吸监测需同步进行。
3、抗胆碱药:
东莨菪碱、阿托品等用于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药物可能引发谵妄。老年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药物易穿透中枢导致定向力障碍、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瞳孔散大和尿潴留等外周副作用可能加重临终痛苦。
生命末期用药需遵循舒缓医疗原则,优先考虑症状控制与生活质量。营养支持可选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每日分6-8次少量喂食。体位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记忆棉垫预防压疮。环境保持22-24℃恒温,湿度50%-60%,夜间采用柔和的间接照明。家属可通过轻抚手部、播放熟悉音乐等方式提供感官安抚,避免在患者意识模糊时进行侵入性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