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侵袭性牙周炎是什么病

2025-08-22

1120次浏览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种进展迅速的牙周组织破坏性疾病,主要特征有牙槽骨快速吸收、牙龈附着丧失、家族聚集性等,可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两类。该病可能与特定细菌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常见于35岁以下人群。

1. 细菌感染

伴放线聚集杆菌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其产生的白细胞毒素可破坏牙周组织防御机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微生物也可能参与疾病进程。这些细菌形成的生物膜会刺激机体产生过度炎症反应,导致胶原纤维降解和牙槽骨吸收。

2. 遗传因素

约50%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与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等遗传标记相关。部分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或吞噬功能存在先天缺陷,使得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加速牙周组织破坏。

3. 免疫异常

患者常出现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白细胞介素-17等促炎因子过度分泌。这种异常的免疫应答会导致过度的炎症反应,同时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形成以破骨为主导的骨代谢失衡状态。

4. 局部促进因素

牙齿解剖形态异常、牙结石堆积、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会加重菌斑滞留。咬合创伤可能加速已有牙周组织的破坏进程,形成深牙周袋和病理性牙齿移位。

5. 全身影响因素

吸烟会显著加重病情进展,尼古丁可抑制牙龈成纤维细胞功能。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加剧牙周炎症反应。精神压力也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免疫功能。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需每3个月进行专业牙周维护治疗,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日常应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缝刷清洁,限制吸烟等危险因素。建议定期拍摄牙科X线片监测骨吸收情况,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避免过硬食物造成牙齿松动加重。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