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右下方疼痛可能由阑尾炎、肠易激综合征、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扭转、腹股沟疝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明确诊断。
1、阑尾炎:
阑尾炎是右下腹疼痛最常见原因,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为上腹或脐周隐痛,数小时后固定于麦氏点压痛。伴随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超声或CT可辅助诊断。早期可尝试抗生素保守治疗,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需手术切除。
2、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肠道疾病常导致右下腹隐痛或痉挛痛,排便后多缓解。症状与精神压力、饮食刺激相关,可能交替出现腹泻便秘。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诊断需排除其他疾病。调整饮食结构、缓解压力、服用解痉药物可改善症状。
3、输尿管结石:
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可引发剧烈绞痛,向会阴部放射,伴血尿、尿频症状。疼痛呈阵发性,患者常坐卧不安。超声或CT尿路造影能明确结石位置,小于6毫米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排,较大结石需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4、卵巢囊肿扭转:
女性突发右下腹撕裂样疼痛需警惕此症,常见于囊肿直径5厘米以上者。疼痛持续不缓解,伴恶心呕吐,盆腔检查可触及包块。超声显示囊肿血流信号减弱,确诊后需急诊手术解除扭转,保留卵巢功能。
5、腹股沟疝:
右侧腹股沟疝嵌顿时出现右下腹包块伴压痛,可能伴有肠梗阻症状。查体可见不可还纳肿物,肠鸣音亢进。CT检查可明确疝内容物,嵌顿时间短者可尝试手法复位,超过4小时或出现腹膜刺激征需手术修补。
出现右下腹痛建议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急性剧烈疼痛或持续超过6小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超声等检查。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女性需关注月经周期变化,规律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卵巢囊肿等病变。保持适度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功能性腹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