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内障术后通常需要佩戴眼镜。白内障手术摘除混浊晶状体后,眼球失去屈光介质,需通过眼镜或人工晶状体矫正视力。
一、术后视力矫正的必要性:
儿童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术后需及时矫正屈光不正。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可能导致弱视,影响双眼视功能建立。框架眼镜是最安全的矫正方式,可随儿童屈光度变化灵活调整镜片度数。对于单眼白内障患儿,需严格遮盖健眼配合弱视训练。
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考量:
2岁以上儿童可考虑植入人工晶状体,但需评估眼轴发育情况。人工晶状体度数需预留远视空间以适应眼球生长,术后仍可能需辅助佩戴低度数眼镜。婴幼儿因眼球发育快,通常暂不植入人工晶状体,需长期依赖框架眼镜矫正。
三、特殊情况下临时免戴镜:
部分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学龄期儿童,在近距离阅读时可能无需戴镜。但需定期复查调节功能,若出现视疲劳仍需补充矫正。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合并小角膜、青光眼等并发症时,需个体化制定矫正方案。
术后需每3个月复查验光,及时更换镜片度数。建议选择轻便防碎的聚碳酸酯镜片,配合弹力镜腿防止脱落。日常需避免剧烈碰撞,坚持遮盖治疗和视觉训练。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户外活动时佩戴防紫外线镜片保护眼底。建立屈光档案跟踪眼轴变化,直至青春期眼球发育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