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通过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感染、物理刺激、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氯雷他定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瘙痒和风团,适合日间使用;西替利嗪对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作用持续24小时;依巴斯汀适用于对传统抗组胺药无效的患者,需注意可能引起嗜睡。
常见致敏食物包括海鲜、坚果、蛋类,急性发作期需严格规避。药物过敏多与青霉素、阿司匹林相关,就医时应主动告知过敏史。物理刺激如冷热交替、摩擦可能诱发症状,需减少皮肤机械性刺激。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诱发慢性荨麻疹,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检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期间易发荨麻疹,伴随发热咽痛症状时应进行血常规检查。寄生虫感染需粪便检测确诊,驱虫治疗可改善皮肤症状。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与甲状腺抗体相关,需检测TPOAb和TGAb指标。顽固病例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疗程不超过2周。奥马珠单抗适用于IgE介导的难治性病例,每月皮下注射一次。
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减少皮肤摩擦,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紫外线敏感者需使用SPF30+防晒霜,寒冷性荨麻疹应避免突然接触冷空气。每日记录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帮助医生判断诱因。
急性期饮食选择大米粥、蒸南瓜等低敏食物,慢性患者可尝试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兰花。适度游泳、瑜伽等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护理使用无香料润肤霜,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效果最佳。症状持续6周以上需进行过敏原筛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突发喉头水肿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