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裂隙灯检查可以查出什么

2025-05-25

204次浏览

裂隙灯检查可发现眼部表浅及深层结构异常,主要包括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疾病。

1、结膜病变:

裂隙灯能清晰观察结膜充血、水肿、滤泡增生等改变,常见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或过敏性结膜炎。通过荧光素染色可识别角膜缘血管翳或结膜缺损,辅助诊断干眼症。检查时可评估睑结膜乳头增生程度,帮助判断沙眼等慢性炎症。

2、角膜异常:

高倍放大下可检测角膜上皮缺损、溃疡、云翳等病变,精确测量角膜厚度和曲率。能发现真菌性角膜炎的特征性羽毛状边缘,或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树枝状溃疡。配合前节OCT还能评估角膜内皮细胞状态。

3、晶体混浊:

通过光学切面成像可定位白内障的混浊部位核性、皮质性或后囊下,评估晶体密度和透明度。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雪花样混浊,或外伤性白内障的晶体前囊破裂。检查时可动态观察晶体位置异常如半脱位。

4、前房结构:

能测量前房深度,检测房水闪辉、积血或积脓。通过房角镜附件可观察虹膜角膜角开放程度,诊断闭角型青光眼。能识别虹膜结节、新生血管等异常,辅助葡萄膜炎诊断。可评估人工晶体位置及后发性白内障情况。

5、玻璃体视网膜:

配合前置镜可观察玻璃体混浊、出血或增殖膜,评估视网膜动脉硬化、出血灶及黄斑水肿。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动脉瘤,或视网膜脱离前的玻璃体牵引。对高度近视患者可检查周边视网膜变性灶。

建议检查前24小时避免佩戴隐形眼镜,检查后出现短暂畏光属正常现象。日常需注意用眼卫生,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眼底。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裂隙灯检查,青光眼高危人群需加做眼压测量和视野检查。户外活动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可延缓晶体混浊进展。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