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手术前为什么要灌肠

2025-04-22

2906次浏览

手术前灌肠可通过清除肠道内容物、减少术中污染风险、便于手术操作、预防术后感染、促进术后恢复等方式提升手术安全性。灌肠通常由麻醉需求、手术部位特殊性、减少并发症、术前准备规范、患者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

1、麻醉需求:

全身麻醉会抑制肠道蠕动功能,未排空的肠道内容物可能反流导致误吸性肺炎。灌肠能降低麻醉相关呼吸道风险,尤其对腹部手术患者更为重要。肠道清洁后麻醉管理更安全,减少术中呕吐误吸概率。

2、手术部位:

涉及消化道的手术如结直肠手术,灌肠可避免术中粪便污染腹腔。妇科手术需排空直肠减轻盆腔压力,泌尿科手术要求清洁肠道防止感染。肠道准备使术野更清晰,便于精确操作。

3、减少并发症:

灌肠能预防术后肠梗阻和切口感染,未排空的粪便可能增加吻合口瘘风险。肠道清洁后细菌负荷降低,减少腹腔感染概率。这与术后肠麻痹恢复速度呈正相关。

4、规范准备:

术前灌肠是外科快速康复路径的重要环节,符合围手术期管理标准。不同手术有对应的肠道准备方案,如择期手术需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规范化流程能降低手术取消率。

5、个体差异:

便秘患者需提前进行肠道准备,老年患者可能需调整灌肠液量。炎症性肠病等特殊情况需采用低渗溶液,肠梗阻患者禁用传统灌肠。医生会根据病史调整灌肠方案。

术前2-3天建议低渣饮食,避免坚果、粗纤维食物,可选择白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逐步过渡到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恢复。护理需关注灌肠后电解质平衡,记录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出现腹胀腹痛及时告知医疗团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